作者elia对评文的回覆
受的样子? 最後是我对回应的总结: 其实我不算是有真正学过语文学系的专业课程,所以不太能抓到何谓「抒情T」的浪漫,但就你b喻的孤岛我似乎懂了一点点。 以你的孤岛为例,你目前的所有释出的构思都是无数的孤岛,而至於将这些孤岛串联起来的契机可能就是哲瑞或者是由故事的推进度去做连结,把这些契机成为孤岛与孤岛间的桥梁,让脉络渐渐水落石出反推到目前释出的所有疑点。 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但我自己其实也写过这种夹杂於一三间的人称,或其实反过来三一间的人称我也使用过,但会指出的原因并不是我没想到这边是需要用哲瑞的视角看,而是如果你的想法是要用哲瑞的视角看,那在以哲瑞为主视角的部分,叙述间我认为应该也以哲瑞的视角为主,只说哲瑞会说的话,只道出哲瑞会有的感觉,这样即便夹杂了很多不确定X的似乎好像也并不突兀,因为有些事情要一八到十岁的孩子懂也是强人所难,但中间又要夹入你所说的法鲁索或康坦之间的差异矛盾,这就产生了矛盾。 我的视角是这样,叙述在一方面你想要维持哲瑞的视角,一方面又得回归到讲述历史的义务,但这两的方向其实是会完全相悖的,共存不是不可以,但我认为是需要分开的,在以哲瑞为视角的章节以哲瑞的视角为主,想撒娇就撒娇,想任X就任X,想说什麽就说什麽,就算cHa入突如其来的发脾气也不奇怪,因为他只是个孩子,即便想讲到哲瑞一开始所想到的伟人,也用哲瑞的视角。 但讲述北征历史或者是法鲁索和康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要有其针对X的,这一段历史的出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