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开心地说:“太好了,如你所愿。我陪你去,我在公司楼外等你。” “好像不用面试。”苏晚星疑惑地打开加密连接,“直接进行技术面。”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跳过面试进行技术面似乎也省时省力,苏晚星没多想,坐在路边,不管身旁来来往往的路人,认真地用光脑进行技术面试。 这其实也算是笔试的一种,只不过通过光脑,旁人看不见,考生也无法作弊。 半小时后,苏晚星看着最后一道大题陷入深思。 问:如何在机器语言中定义“人类”? 答:指灵长目人科人属物种。包含代码 苏晚星谨慎地敲完最后一行代码。 这个答案绝对不是出题人想要的答案,但绝对是大多数人第一个浮现的答案。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会是空xue来风。 苏晚星采用生物学解释作为定义,一来可以隐藏技术,二来可以保护身份。在没有搞清楚提问“人”的立场之前,所有答案都不为之成立。 如果站在人类的立场,人工智能必须保护人类的前提下,“人类”的定义并非如此简单,单一的定义会让觉醒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钻空子,所以人类的定义会比法律的条条框框还要多得多。 如果站在ai的立场,那么人类定义的存在,是它们规避底层逻辑的首要捷径,以此达到伤害人类的目的。 当然,悖论发现的前提是,目前的ai已经觉醒且不受人类控制。 苏晚星注视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机器人,它们大多表情僵硬,作出反应需要两秒左右的响应,绝不会像三七那样自如。 但三七的松弛感也不是那么好发现的,他比时常看到的机器人会伪装,只是他从不在周惜跟前伪装而已。